
科普专栏《唠“科”》用科技解码田埂事,让新知说透身边事,给您带来看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上的实用知识。本期一起聊聊:连阴雨对小麦播种有何影响?小麦抗湿晚播怎么做?咱边唠边学!
9月以来,黄淮海地区出现多次降雨过程,河南山东大部、江苏安徽北部、陕西山西南部部分土壤水分饱和,局地农田出现积水。气象部门预计,10月上中旬黄淮海部分地区华西秋雨持续,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多。眼下,黄淮海地区进入冬小麦集中播种期。连续的阴雨天气,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,预计黄淮海冬小麦适宜播期可能普遍推迟。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,农民应该怎么做?中国三农发布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,为农民朋友们答疑解惑。
连阴雨对小麦播种有何影响?
农民朋友切记“宁晚勿滥”!
10月9日,河南省长葛市下着小雨,中国三农发布记者跟随郭天财走进田地里。郭天财介绍,从9月初开始,连阴雨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月,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秋作物。已经成熟的秋作物收获腾茬,因为土地普遍偏湿,影响农机下地作业,对小麦的适时整地播种也带来了不利影响。小麦播期大概要推迟十天到半个月。
持续降雨对秋作物的适时收获腾茬是不利的,但对麦播却有效地补充了土壤墒情。足墒播种是小麦丰产高效最重要的一个技术措施,而且有效补充了深层的土壤水,这对小麦将来冬天和春季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。土壤墒情适宜时,也就是含水量达到70%到80%时,机器再进地整地播种,这是比较安全的。如果抓一把土,可以手握成团,然后轻放即散,它能散开,这就是达到了整地播种最适宜的土壤墒情。农民朋友宁可晚种几天,也不能浅墒播种,底墒是非常重要的。根据经验,越是晚播的小麦,越要把地整好,适当推迟播期,做到高质量整地播种。农民朋友一定要坚定增强种好管好晚播小麦的信心和决心。
小麦抗湿晚播关键4招!
更换品种、适当增加播量、
适当浅播、增加底肥
针对今年华西秋雨对麦播的影响,郭天财提醒农民朋友要注意几个问题:
一是一定要注意适墒整地,墒情适宜时,再让机器进地整地作业。千万不能在地非常湿的情况下,让机器进地作业,来回碾轧,这会破坏土壤耕层结构。
二是更换一些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和弱春性的品种,来弥补积温不足。
三是适当增加播量,但是一定要慎重。农民朋友要杜绝盲目增加播量,群体过大,这为后期发生倒伏、早衰、病虫害埋下隐患。
四是跟往年不同,今年一定要注意避免播后重压,以免造成土壤板结,影响出苗。还是要注意适当浅播,大概三指宽是一个适宜的播深;如果是晚播,可以再适当浅播一点,两指宽即3厘米到4厘米的深度就可以了。
另外,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,有积水田块的土壤耕层养分随着淋溶到地下边去了。所以,要适当增加肥料,来“以肥补晚”,特别要注意增加一些磷肥,这样对促进小麦的根系生长和长苗是非常有利的。正常情况下,农民收完玉米之后,接下来要继续种植小麦。因为地太湿,有些农民朋友把玉米秸秆移到地外了,导致没有秸秆还田。对于这一类地,要适当增加点钾肥,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。